资源:美协会员相聚葡萄园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8月15日,资源县中峰镇中峰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的7位艺术家相聚于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葡萄艺术写生活动。这场由国家级艺术团体主办的文化实践,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中峰村坐拥两千多亩葡萄园。葡萄种植是当地的特色产业,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每到硕果满枝的季节,晶莹饱满的果实挂满藤蔓,不仅吸引着周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更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如何突破“单一种植”的发展瓶颈,让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村庄的品牌影响力,成为镇政府与村民共同探索的课题。
此次葡萄艺术写生活动,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创新实践。活动期间,艺术家们深入葡萄园中,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葡萄的剔透光泽,用灵动的线条勾勒藤蔓的自然肌理,将果农们劳作的身影与田园风光巧妙融合。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技艺,让中峰村的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人文之韵跃然于画布之上。
参加此次写生活动的7位艺术家完成了多幅兼具艺术价值与地域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更成了宣传中峰村葡萄产业和乡村风貌的亮丽名片。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资源县政协委员王柏松(中峰村人)说道:“中峰村的葡萄带着泥土的芬芳,这里的每一片叶子、每一串果实都充满生命力,是天然的艺术素材;希望通过我们的画笔,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潜力,为家乡和乡村振兴贡献艺术力量。”
活动的举办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大家主动为艺术家们介绍葡萄品种特性,分享种植故事,不少人还在艺术家创作期间驻足观摩,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碰撞。“艺术家们的到来,让我们的葡萄‘登上了画布’,感觉日子更有文化味儿了!”村民们朴实的话语中,满是对文化赋能的期待。
“中国美术家协会带来的这场活动,为我们打开了‘产业+艺术’融合的新思路。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文化界的合作,让葡萄产业‘串’起文化旅游链,真正实现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中峰村驻村第一书记表示。
未来,中峰村将持续探索“艺术+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通过引入更多高品质文化活动等资源向乡村汇聚。相信在艺术赋能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将在中峰村的葡萄架下逐渐成为现实。
- 作者:通讯员秦波 谢春艳 刘桂萍
- 来源: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