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电话

    • 17776482911
    • 0771-2305015
    • 服务时间

    •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 微信二维码

▍重要新闻专栏

▍热门排行

2025年乡村振兴奖补政策申报指南(部分)

创建时间:2025-08-20
浏览量:0

 

2025 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中央财政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达 1593 亿元,明确传递出政策支持的鲜明导向。当前,乡村振兴领域的支持项目正呈现多维度推进的显著特征,重点聚焦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涵盖水电路气网等基础保障)以及农村综合性改革等核心方向。在此背景下,及时了解和掌握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动态、项目申报要点、建设规范与认定标准,对于培育县域特色富民产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及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此,本文将系统梳理 2025 年乡村振兴重点支持项目的申报政策与关键要点,旨在助力各界深入理解 "三农" 项目政策体系,科学规划涉农项目布局,推动重点项目高效落地实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注入强劲动能。

 

 

自治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

项目来源:财政厅。

申报时间:11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

实施主体:县相关职能部门、镇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等。

实施范围:集中连片、边界清晰,不得超过2个乡镇或10个行政村,也不宜过于集中于少数几个村。

奖补政策:自治区奖补2000万元,分2年拨付,市、县配套资金。

申报材料: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任务清单、绩效目标申报表。

申报程序:县人民政府申请→市级推荐→自治区审核→公示创建名单。

申报条件:

债务风险:上上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未评“红色”。

基础条件:县级政府重视、基层组织有力、资金管理规范,建设用地和资金来源已落实。

 

自治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

项目来源:财政厅、农业农村厅。

申报时间:11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实施主体:县相关职能部门、镇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实施范围:集中连片、边界清晰,不得超过2个乡镇或10个行政村,也不宜过于集中于少数几个村。

奖补政策:自治区奖补2000万元,分2年拨付,市、县配套资金。

申报材料:“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实施任务清单、绩效目标申报表。

申报程序:县人民政府申请→市级推荐→自治区审核→公示创建名单。

申报条件:

债务风险:上上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未评“红色”。

用地合规:新增建设用地需完成合法审批程序。

基础条件:县级政府重视、基层组织有力、资金管理规范。

 

自治区农业产业强镇

项目来源:财政厅、农业农村厅。

申报时间:10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实施主体:乡镇人民政府。

实施范围:试点区域乡镇,明确 1个主导产业, 明确支持 2-3 个产业强村。

奖补政策:自治区奖补200万元,配套社会资金。

申报材料: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方案、申报表、佐证材料。

申报程序:县人民政府申请→市级推荐→自治区审核 →公示创建名单。

申报条件:

政府重视:各市需重视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组织辖区申报并争取支持;自治区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入比达到1:3以上。

产业基础:需有 1 个农业主导产业(城关镇等除外),产值≥1 亿元;有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县域平均水平 10% 以上。

融合发展: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格局,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1.6:1。

 

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项目来源:财政厅、农业农村厅。

申报时间:10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

实施主体:乡镇政府或企业、合作社等。

实施范围:试点乡镇。

奖补政策:自治区奖补500万元。

申报材料: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书、创建方案、佐证材料。

申报程序:县人民政府申请→市级推荐→自治区审核 →公示创建名单。

申报条件:

规划产业协同:同一县域内,2 个镇以上联动,不整县 、跨县;1-2 个主导产业竞争力强,产值占比超 50%,覆盖全产业链。

建设标准领先:高标准农田占比高,机械化、信息化超本省均值;汇聚现代要素,技术应用强,新型主体主导,设施完备。

绿色发展达标:种养结合,推行 “一控两减三基本”;生产标准化、品牌化,绿色认证占比高,形成循环机制。

惠民保障有力:创新利益联结,推进 “三变” 改革,农民收入高30%;政府统筹资金,出台政策,创新管理,激发建设活力。

 

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项目来源:农业农村厅、财政厅。

申报时间:10月。

申报主体:市人民政府。

实施主体:政府部门、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社会组织等。

实施范围:市域内产业。

奖补政策:自治区奖补750万/个,续建奖补500万/个。

申报材料:建设方案或续建方案、基本情况表、资金分配表。

申报程序:市农业农村局申报→市级审核推荐→自治区审核→公示创建名单。

申报条件:

1.开发与管理要求:聚焦特色产业全链条开发,严格遵守资金使用规范及申报、实施、验收的时限要求。

2.支持与禁止要求:重点支持标准化生产、加工流通、主体培育等领域,严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广西老字号”

项目来源:商务厅。

申报时间:7-8月。

申报主体:自治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含港澳台及国内资本相对控股企业)。

实施主体:企业。

实施范围:自治区内企业。

奖补政策:自治区奖补每家50万。

申报材料:

商标注册证明及使用权文件。

品牌创立时间证明材料(如地方志、历史档案、开业记录等)。

独特产品/技艺的传承证明(如非遗项目认定等)。

企业文化及地域特色说明。

近三年经营状况报告(含纳税、信用记录)。

其他荣誉证书及社会认同证明。

申报程序:企业申报→商务厅组织专家评审→公示授牌。

申报条件:

1.创立时间:品牌创立于1960年(含)以前。

2.商标权属: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

3.技艺传承:具备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4.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或广西地域文化特色。

5.经营状况:企业持续盈利,无重大违法记录。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

项目来源:财政厅。

申报时间:11月。

申报主体: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实施主体:县相关职能部门、镇级人民政府。实施范围:试点区域需集中连片,规模适中(不超过2个乡镇或10个行政村),优先选择基础设施薄弱但群众积极性高的地区。

奖补政策:自治区奖补1600万元。

申报材料:实施方案、申报书、村级决策文件、历史绩效证明等。

申报程序:县人民政府申请→市级推荐→自治区审核→公示创建名单。

申报条件:

1.县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

2.村组织具备民主决策和监督能力。

 

林下经济

项目来源:林业厅。

申报时间:7-8月。

申报主体:企业、国有林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及事业单位等。

奖补政策:自治区奖补项目总投资额的40%,不超过200万元。

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书。

营业执照、林地租赁合同等。

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投资超100万提供)

带动农户证明。

申报程序:主体申报→县级初审→市级复审→自治区审核→验收拨付。

申报条件:

基本条件:

注册满1年,经营记录良好。

用地手续合法(需提供5年以上租赁合同或林权证)。

带动农户≥30户(养殖类≥10)。

分类条件:

林下种植:集中连片≥300亩(同一行政村)。

林下养殖:年产值≥300万元(如养鸡需达3000万元)。

森林利用:年游客消费占比≥50%,带动农户≥30户。

优先条件:

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基地。

与药企合作稳定销售渠道。

乡村振兴重点县项目。

 

  • 来源:农业农村部

 

首页    政策要闻    2025年乡村振兴奖补政策申报指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