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因村派人”促“人岗相适”

  玉林讯(记者/韦继川)从去年底开始,玉林市福绵区通过摸清“三类”乡村,促使选派“关口前移”,实施“四步匹配”,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开展“三类”帮带,让队员尽快“进入角色”,推动各类人才精准下沉到农村一线,进一步发挥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作用。

  去年底,福绵区组成6个调研组提前深入“已脱贫、未脱贫、村级集体经济‘空壳’”三类乡村,掌握各村发展现状第一手资料,然后采取不同策略提前制定选派方案。如,针对已脱贫村,采取“稳中求进”策略,侧重选派“温和型”干部;针对未脱贫村,采取“激流勇进”策略,侧重选派“干劲型”干部;针对村级集体“空壳”村,采取“抱团发展”策略,侧重选派“研究型”干部。

  “因村派人、人岗相适。”该区在第一书记队伍的选派上,推行“选、查、听、派”四步匹配法。一是“优先选派新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并从已建立的干部人才库中分列出群众工作者、经济工作者、党群工作者、纪检工作者4个类型进行“第一次匹配”;二是查档了解个人工作实绩,对符合条件者由组织部、纪委、政法、司法、法院、检察院6个部门对第一书记进行联审,把好政治、廉洁、能力关;三是由区驻村办牵头,形成3个工作组,电话问询或深入到17名初步人选的单位和包联帮扶村,听取村民群众和干部职工评价,全面了解“八小时”内外表现情况;四是突出群众工作者和纪检工作者的精准选派。在全市率先实现了285名驻村工作队员和17名第一书记的精准选派。

  对准备进入新角色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该区着重从“解包袱、提能力、建机制”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同时,为“老书记”设定一年的跟踪时长,在驻村时间上不设要求,但需要动态跟踪原驻村工作情况,做到脱岗不脱钩。建立问责关联机制,督促“老书记”帮助新同志尽快融入到“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建设大潮中。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