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港市港北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是广西唯一入选的县(市、区)。
通过项目实施,港北区明显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2012-2015年,该区连续4年实施广西10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实施自治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合作社建设补助、农机深松整地补贴等项目,促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各环节所需机械较快增长。至2019年底,拥有各类主要农业机械达7万多台(套),拥有水稻生产从耕作、播种(机插)、收获及植保、秸秆机械化处理、烘干等作业环节的所有农业机械,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1.13%。
同时,以示范合作社培育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档升级。近年来,相继实施水稻育插秧、植保、粮食烘干、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等社会化服务,涌现了一批新的、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强的专业合作社,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组织更加完善、更加专业化,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逐年递增。至2019年底,经工商登记的农机服务组织51家、社员1200人,年社会化服务面积48.9万亩,占该区作业总面积的54%。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港北区以基地建设等多渠道拓展农机示范培训宣传阵地,建成延塘、正能量、益农等示范基地16个,开展水稻育插秧、植保、机械化烘干等技术培训观摩会50余次,受训农民6000多人次。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
1月13日,贵港市18吨沃柑从西江产业园出发,发往4000公里外的新疆昌吉市,可望在16日进入昌吉市场销售。 【详细】
今年以来,贵港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新发展。1至11月全市1112个行政村共实现集体经济收入9358.27万元,同比增长19.4%;所有村均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以上,其中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60个。 【详细】
今年以来,港北区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精心绘制一张蓝图、健全一套机制、整合一批资金、打造一批典型“四个一”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今年,该区基本整治型村庄任务136个,已开工149个,开工率109.6%;设施完善型 【详细】
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近日,由贵港市港北区艳芳花木场业主谭崇仁牵头,该区中里乡、武乐镇、奇石乡3个乡镇5个贫困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参与,注册成立贵港市港北区森农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在根竹镇正式挂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