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治区党委农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公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考核结果,百色市田阳区喜获优秀等次,是广西获得优秀等次的15个县(市、区)之一,也是百色市唯一获得优秀等次的县(市、区)。近年来,田阳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文明创建,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描绘出乡景美、乡风淳、乡村富的美好乡村新画卷。
塑造美丽乡村之“形”。田阳在做实自治区“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做活“自选动作”。2018年以来,该区累计投入约3000万元,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推动各乡镇、村屯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目前,乡镇环卫外包企业在岗在册保洁员达642名,该区村屯实现保洁员100%全覆盖,实现“县(区)有场、乡有站、村有点、屯有箱、户有桶”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目标,确保乡镇村屯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通过制定乡村环境整治考评办法,在各村屯设置“片区环境卫生清洁责任公示牌”和“环境卫生清洁责任信息牌”,向社会公示责任内容、片区主管、片区保洁员、监督电话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齐抓共管、共同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
充盈乡村产业之“实”。“产业发展起来了,生态环境也变好了,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那满镇光琴村党支部书记刘承斌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光琴村群众以前在石头缝里种玉米,如今种了1.2万亩苏木,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9%,2020年,该区156个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710.6万元。
铸牢乡村文明之“魂”。走在百育镇九合村的乡间小道上,绘着中国梦、乡村振兴、传统美德、乡风民俗等各类主题乡村画的文化墙与春光乡景相映成趣,既是风景又自成文化。该区着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美的同时乡风更淳,群众富了口袋还富脑袋。该区共建立10个先贤乡贤队伍,在10个市级示范村建设了文化长廊,表彰15户文明家庭;评选出先进人物(家庭)357名(户)、“脱贫光荣红旗户”35户和“创业带富红旗户”45户。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
今年以来,江州镇以“坚定领导核心、培育产业发展、整合项目资金、完善管理机制”四大举措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详细】
今年以来,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荔浦聚焦“形、实、魂”,首批对高速公路、国道沿线200米可视范围内的房屋风貌进行改造提升,按照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的要求,用“精品意识”聚力打造富有荔浦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感观效果好的高品质高水准精品村。 【详细】
南宁市正在全力推进全域乡村风貌提升,日前,《南宁市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指导手册(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正式发布。记者获悉,今年全市将完成10136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全部县(区)、开发区完成全域村庄的基本整治,实现全域1.24万个村庄达到基本整治型标准 【详细】
春分过后,黄庭兴带着田东县平马镇百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有需要的种植户免费提供种苗、化肥、农药以及技术指导。“水稻、蔬菜、水果是村里的主导产业,我们实行西红柿和水稻轮作,西红柿采收接近收尾,就要进入种粮、护果阶段,得提醒广大农户注 【详细】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提出如下意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