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右江区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右江区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韦进骏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对右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然后结合右江区实际,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立足两大优势、着力破解三个瓶颈、加快推进‘四化’”的农业现代化工作思路,供领导决策参考。

  关键词:右江区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前提。右江区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新路子是右江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涉农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开展了调研活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右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为右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启示

  (一)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摸索出三种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模式。它以农业机械化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量,创造了以农为业的600万人养活3亿美国人的奇迹,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二是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模式。它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采取一系列符合国家气候特点和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高附加值的园艺业,使这个60年前还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小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三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模式。它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允许让一个子女继承,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必须退休,鼓励农村青年进厂做工,采取“以工养农”政策,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使法国农业产量和农业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二)国内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以黑龙江省为代表的劳动力节约型模式。主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抓手,以规模化、机械化为主要特征,既节约了劳力,又能提高产品效益。二是以浙江省为代表的土地节约型模式。主要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以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好的效益。三是以甘肃省为代表的水资源节约型模式。通过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高效农田节水示范区”拉动节水型农业发展,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四是以河南省为代表的全链条产业集群化模式。以“高标准粮田+产业化集群”为核心,将稳粮增效紧密结合,构建“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五是以四川省为代表的规模化、标准化模式。以建设国家重要粮经作物生产基地为抓手,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粮经复合种植,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效率。六是以天津市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农业模式。依托综合科技优势和资本,人才集聚的有利条件,拓展农业功能,发展高科技农业、设施农业、会展农业、休闲农业,创造了都市农业现代化的典范。

  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较发达的省、市及地区发展农业现代化方式各有不同,各有特色,其中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从本国、本省(市)、本地区的实际出发,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当今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走适合本国、本省(市)、本地区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右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右江区紧密结合实际,坚持科学发展,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种植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产生到逐步发展壮大,耕种收综合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和区域化布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一)规模化、产业化进展较快。“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有力助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区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68家,家庭农场54家,经营项目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机服务等多种类型,合作社成员数6000余人,带动农户2.06万户。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7.45万亩,年产量8.32万吨;甘蔗种植25万亩,年产原料蔗61万吨;水果种植41万亩,年产量20.43万吨;蔬菜种植22.5万亩,年产量45万吨;生猪年饲养量43万头,家禽年饲养量1300万羽,利用林地发展林下养殖13万亩,201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8元

  (二)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建成了以百城街道为代表的优果生产基地;以龙景街道为代表的特色生态养殖基地;以四塘镇为代表的蔬菜生产基地;以龙川镇为代表的油茶生产基地;以永乐镇为代表的小番茄生产基地;以汪甸瑶族乡为代表的林下养鸡生产基地;以阳圩镇为代表的优质芒果生产基地;以大楞乡为代表的八角生产基地;以泮水乡为代表肉牛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三)品牌创建初显成效。成功培育了“华润牌绿色小番茄”、“新明牌豆角”、“有机云耳”、“惠盟利芒果”、“龙川香米”、“百林走地鸡”、“亚胜鸡”、“蜜蒙香鸭”、“佰色瑞源”等品牌;小番茄、四季豆、辣椒等8个蔬菜品种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新丰业畜牧养殖公司等5家企业获省级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

  (四)科技示范引领较好发挥。近年来,右江区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先后建成那怀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汪甸喜乡现代特色林下养鸡示范区、澄碧湖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六沙柑橘示范区、大楞海升柑橘示范区、凡平那禄油茶双高示范区等一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涌现出世华科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佳乐农业有限公司、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鸿发水果专业合作社、祥福绿色生态养殖公司,那朝农民山羊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汀泽生态养殖场等29家种植、养殖企业。澄碧湖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带动贫困户380户1369人实现脱贫,增加辖区农村群众人均收入超万元;那怀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等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生产经营,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增收致富。农业科技示范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制约右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右江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区)之一,受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充分,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业发展质量效益还很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向纵深层次发展,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中的短板。表现在:

  (一)规模化程度不够高。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土地经营还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层次上,这种分散种植的格局和分散的农户利益与规模化生产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冲突,农业龙头企业想要的土地迟迟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右江区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也不够强。

  (二)产业化整体水平低。首先,民族地区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对农业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以及深度的扩展,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发展滞后,土地经营权的平均分配制度和生产要素市场化机制的缺乏,经营规模长期凝固化,农业生产中大多为家庭式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为主;其次,农村群众的市场意识还比较差,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够高,因此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数量也较低,导致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第三,缺乏大型农业企业支撑,缺少名牌优势产品群,适应市场调节及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难于提高。

  (三)市场运营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民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产品的交易方式,农产品市场大多以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的摊位式交易为主,使他们在市场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难以抗衡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对农民权益的侵蚀;二是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中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情况比较严重;市场秩序尚不规范。掺杂使假、欺行霸市、虚假广告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三是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调节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农民等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市场监督管理政出多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四是企业或中介组织比较注重短期收益,农户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很多与龙头企业签订的种养借贷合同也难于兑现。

  (四)利益联结机制不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有的企业在产品难以销售时拒收农产品或压价收购农产品,忽视农民利益;有的农户在农产品促销时不按合同约定卖给企业等。目前在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中,很多都是口头约定或君子协议,真正签订协议订单占的比率仅为30%左右,而且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五)农业企业融资难。农业是天生的弱质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以小型企业,农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生产,粗放型传统农业向集约型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急需大量的资本投入。然而,发展农业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收益率不稳定,回报率较低,造成商业银行信贷成本高、风险大以及担保机构实力弱等因素,导致商业银行对农业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农业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许多农业生产项目往往因资金不到位而无法实施,融资难是目前困扰农业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四、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右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中央、自治区、百色市把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出台了指导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对接好这些机遇,如何发挥我们固有的优势、基础和潜力,加快右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确保右江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性所在。笔者认为,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以现代农业的理念引领农业,以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在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右江区实际,“围绕一个中心、立足两大优势、着力破解三个瓶颈、加快推进‘四化’”的工作思路发展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具有右江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围绕“一个中心”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这个中心,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党委、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运用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推进右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二) 立足“两大优势”

  1、立足资源优势。右江区土地面积371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1.0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5%,耕地面积3.36万公顷。加之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霜冻时间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发展农业现代化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2、立足区位优势。右江区地处云贵高原余脉,珠江水系右江上游,是滇、黔、桂三省(区)边界重要交通枢纽,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散地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是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合作的前沿,是百色市实施“四地一带一枢纽”发展战略核心区,是《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主要县(区)之一,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着力破解“三个瓶颈”

  1、着力破解土地流转瓶颈。现代农业的前提是规模农业,规模农业的前提是土地流转,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使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变成集中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10年来的实践,右江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存在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支撑保护体系不够健全、流转服务不够到位等不利因素,土地流转效率不够理想,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要扎实抓好土地流转工作,首先,要抓好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其次,要把握原则,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并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培育主体推进土地流转规模;再次,要创新服务,提升土地流转效益,促使土地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能人和种养能手转移,扭转单家独户、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被动局面,进而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

  2、着力破解资金制约瓶颈。融资难是目前困扰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破解资金制约瓶颈,必须结合实际,重点围绕让农业发展有资金,创新建立“多元化、低成本”的惠农融资体系,不断优化“三农”融资体系,在稳步发展银行信贷融资的基础上,推动多种途径的直接融资,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业农村金融体系,为现代农业营造良好的融资平台,不断降低涉农企业融资成本,提升农业发展能级。同时,不断加大引领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的工作力度,坚持市场引导、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引领企业和经济能人创办、领办、兴建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形成“特色帮扶式反哺、科技提升式反哺、资源转化式反哺”的合作共赢生产经营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3、着力破解市场运作瓶颈。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及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实现农业的“接二连三”;二是引入“市场型”发展模式,立足市场、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和分析市场,注重市场运作,提高驾驭市场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实现生产、经营和消费三者的有机结合;三是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参加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等各类农产品展示会、推介会进行农产品的整合营销,加强与批发市场、食品加工企业和大中型超市的对接,发展订单农业,架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桥梁,强化生产、加工和销售三者的利益联结,促进销售前移、产销衔接、加快农产品流通;四是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平台,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捕捉信息,掌握信息,随时了解市场动向,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农业生产。

  (四)加快推进“四化”

  1、整合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农业规模化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规模化是实现产业化的前提,要努力提高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具有右江区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一要优化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质量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积极扶持一批专业社、专业村、专业屯,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发展农业产业带,使基地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二要壮大基地。重点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发展以优质水稻为特色的优质粮食基地;以芒果、柑桔为特色的果业基地;以城郊蔬菜为特色的优质蔬菜基地;以右江鳖、娃娃鱼为特色的水产品养殖基地;以猪、禽为特色的畜禽生产基地;以山茶油为特色的茶油生产基地,以有机云耳为特色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通过发展壮大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三要打造区块。着力推进区域规模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生态农业经济区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产业块状经济,以规模化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2、培强龙头,提升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在规模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一要做强龙头。狠抓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从种植、养殖和运销大户中培育滋生一批新的联合经营主体,注入高新科技,努力实现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引进和培育一批外向度高的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二要调优基地。切实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区域主导产业基地发展。要狠抓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优化布局,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引导乡(镇)、村、屯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三要创响品牌。右江区巳确立香米(龙川香米、大王岭香米)、绿色小番茄、绿色柑橘、新民豆角、惠盟利芒果、有机云耳、右江鹅、右江鳖、加年山茶油等10多个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必须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精心提炼优良品种,奠定品牌的质量基础,精选产品特色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品牌资源整合,借助营销策划和动作,形成主导产品强大的竞争力,带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四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展农业多功能,推进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的新业态,变田园为公园、变农区为景区、变农房为客房、变劳动为运动、变产品为商品,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美;五要抓好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农民的素质,要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在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扶持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技术中心户的传、帮、带,农业科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劳动力从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把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六要引进竞争机制。开展以奖代补,鼓励企业创一流技术、树知名品牌,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以产业化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3、完善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结合右江区实际推进农业化。首先,要牢固树立标准就是市场,标准就是效益,标准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支撑体系、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产品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示范体系和农产品品牌体系,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以绿色导向提高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其次,要在农业产品品牌创建的基础上,以发展“三品”为重点,倾力打造具有右江区特色的名特优农业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再次,要以生态环保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新技术改良土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资源养护等工作,推进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创建一批生态、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生产无公害、绿色、富硒、有机农产品,以适应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的消费理念,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促进区域农产品更好的发挥市场优势,以标准化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4、拓宽渠道,抓好产销对接,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农业市场化是以市场配置农业资源的方式,让价值规律在农业的产供销等环节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过程。实现农产品商品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市场流通是实现产品到消费的桥梁。推进农业市场化,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构建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畅通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是要努力适应市场需求,改变只顾生产,不问市场的思想倾向,要为卖而产,为赚而卖;二是要注重市场体系建设。有重点地建立完善一批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运作规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三是要培育流通主体,重点培育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流通企业,注重发挥“双带”作用,支持农产品流通大户、农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参与市场流通,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四是要创新农产品市场营销及服务模式。着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全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农商直供、社区支农、会员配送、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市场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逐渐完善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区的营销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农业效益;五是要积极开拓市场。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时机,积极拓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的农业合作,搭建与中亚国家的农业技术交流和联合研发平台,以市场化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时不我待,我们要继续发扬百色起义精神,以一如既往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调优农业产品结构、调好农业生产方式、调顺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右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