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笔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组织部了解到,当地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整合资金投入、创新发展模式、加大项目建设、规范收益分配4项“输血”措施,走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多元化路子。
该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14亿元,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多元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以“党建+产业”的形式创新探索物业租赁模式、糖蔗产业劳务服务模式、开发经营乡村农贸市场模式共10个发展模式,实现村村有集体项目、村村有稳定收入的目标。
同时,明确规定按当年可分配收益不高于15%提取扶贫公益岗基金,用于补充扶贫公益岗工资支出财政资金不足部分;按可分配收益不高于20%提取帮扶资金,用于解决农户生产生活困难等,明确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程序以及收益分配的限定范围、优先顺序等。同时聘请党员能人负责生产管理,村委负责监督管理,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开支使用管理。
目前,该县141个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57个、收入达20万元以上3个、50万元以上1个。(覃永东)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
走进岑溪市南渡镇金秋砂糖橘基地,一棵棵橘树绿意盎然,果农们正在忙着施肥、检查灌溉果树的滴管。“我们流转了6个村1300多亩土地发展砂糖橘产业,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加5万多元。”该基地负责人李宏军说。 【详细】
5月18日,在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长垌村的香菇大棚里,长垌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庞桂斌仔细检查榆黄菇菌棒的含水量。望着金灿灿的榆黄菇长势良好,他心里充满自豪。 【详细】
4月18日,笔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糖业发展中心获悉,2020—2021年榨季,该县进厂原料蔗53.15万吨,蔗农收入2.7亿元,进厂原料蔗同比增加3万吨,蔗农增收1677.44万元。 【详细】
在今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中,田州镇注重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将一批有经济头脑有实干精神的经济能人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根基。 【详细】
2019年以来,德保县龙光乡结合当地各村集体经济存在单打独干,资金少、经营模式单一等弊端,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联合19个村民合作社,通过“四议两公开”的形式,采取“支部联建+村民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延伸村集体经济产业链,促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