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生活再上一层楼

  生活再上一层楼

  记者徐顺东 通讯员黄丽美

  咯吱!咯吱!咯吱……

  崎岖的羊肠小道上,村民有说有笑,他们肩上的扁担有规律地晃动着,两桶脐橙荡悠悠的,如在石头缝上跳跃。半个小时的时间,生产路旁就堆起了不小的脐橙堆儿。

  1月9日下午,在靖西市南坡乡逢鸡村百鸡屯基地,山窝窝是一片丰收在望的场景,黄澄澄的脐橙馋得人们直流口水。

  “龙岗那边来电,说马上送4290公斤,大家都过来帮忙。”南坡乡党委书记黄正刚介绍,南坡脐橙的收获期是每年的十一二月,龙岗那边早早订了这批果,要求来年的一月再采摘、配送,村民一直给留在树上。

  “先尝尝,先尝尝,我们这里海拔高,种出来的果特别甜!”黄正刚边介绍,边给大家递过来切好的脐橙。酸甜适宜、口感清脆,大家纷纷点赞。

  南坡乡被当地人称为“靖西的西藏”,海拔高还“九分石头一分地”,是典型的石漠化片区。逢鸡村的条件就更加艰难,全村人口430户14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423人。

  思路决定出路。2010年开始,南坡乡号召村民大力发展脐橙、桑蚕等产业。逢鸡村选择水果产业,种植面积发展到3650亩,人均种植面积2.25亩,贫困户产业覆盖率100%,已有60户贫困户242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陆英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种植脐橙,2017年实现脱贫。“种玉米没有出路,我们听政府的,才有今天。”陆英荣说,他发展的14亩脐橙陆续挂果后,家里就有了稳定收入,去年他在政府帮建的一层楼上,加盖了一层并进行了装修。

  在逢鸡村,像陆英荣一样,许多村通过种植脐橙脱贫致富。目前,逢鸡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水果产业发展模式,还统一打造优果品牌“金杜湾”。

  “逢鸡村种植脐橙,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重好’。”黄正刚说,从更加深层的社会效益看,有了稳定的增收产业,村民的精气神完全改变了,“等要靠”思想淡了,比学赶帮风气浓了。

  在靖西,发展脐橙等水果产业,是该市打造脱贫产业的一个缩影。该市大力“三种一养”扶贫产业:水果面积达到17.8万亩,产值2.5亿元,覆盖贫困户6769户;桑园面积17.6万亩,产值3.17亿元,覆盖贫困户5013户;烤烟面积7万亩,产值1.25亿元,烟农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建成1.5万头能繁母猪的养殖基地,带动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全市生猪出栏21.94万头,基本实现“村村闻到果香、屯屯听到猪叫、户户看到虫(蚕)爬”的目标。

  相关新闻

  贫困户“晒”收入

  记者 莫迪 通讯员 卢文斐 韦天丽

  1月10日,正午暖阳。

  扶绥县山圩镇那派村累乙屯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忙了一上午的吴飞运、吴献伟、何耀朋等人陆续回到基地“总部”小憩。

  “总部”其实就是一排平房,这里既是养殖基地的仓库,也是大伙儿的休息间。春节临近,大家围坐在石桌前热聊起来:同是贫困户,比一比一年来谁更“有钱”。

  去年3月,那派村在脱贫攻坚帮扶后盾单位的帮助下,充分利用村里的集体鱼塘和荒地,建起“水下养鱼、水上养鸭,山上种果、果下养鸡”的累乙生态立体养殖基地,约定收益40%用于具体管理的贫困户分红。吴飞运等8名贫困户,成了养殖基地的首批管理者。

  “到现在为止,基地卖了两批鸭子。第一批卖了400多只,管鸭的每人分红3400元,第二批卖了500多只,春节前又拿到一笔钱。基地有13亩果地,主要种植蜜丝枣和番石榴。蜜丝枣采收在即,果树下养的几百只鸡、鱼塘里的鱼春节前都可以卖了,分红会越来越多。”吴飞运喜上眉梢。

  平日里大家的工作主要是割草、捡甘蔗叶、剁草喂鸡鸭鱼,在果地除草、施农家肥、剪枝等,工作虽然繁杂但很轻松。忙完养殖基地里的活儿,还可以兼顾家里的地,这让大家感到很充实,也非常满意家门口的这份工作。

  吴飞运是那派村累乙屯人,妻子患有慢性病,2015年,两个孩子都在学校读书,家里4口人的所有开支重担就压在吴飞运一个人身上,因此他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那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儿子现在在镇上一家木业公司务工,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女儿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工作,年收入3万多元。压在我肩上多年的担子终于可以卸下了。”吴飞运说话底气十足。

  “我还多了个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1300元,足不出村就能领工资!”何耀朋不甘示弱。原来,他被评为特困户后,村里设置了两个公益性岗位,安排他和另一名贫困户负责全村10个屯的保洁工作,平时村里有什么公共事务,也叫上他们去帮忙。

  “刚才你们说的钱我也得!”坐一旁的吴献伟插话道。今年才45岁的吴献伟因为妻子和儿子残疾,四口之家靠他一个人撑起,被列为特困户。这让他觉得颜面无光,他唯一的想法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甩掉贫困帽。去年3月,他到立体养殖基地工作,还与人合伙开了间帮人宰杀家禽的店铺。吴献伟说,等在养殖基地工作积累经验后,自己养殖自己卖。“生态养殖的东西更受欢迎,不担心销路。”吴献伟也信心十足。

  整个中午,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晒”出自己的家底,细说这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期盼,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养龙虾 笑迎丰收年

  记者蓝永前

  “我将进一步向年轻人学习,改变粗养习惯,向标准化养殖靠拢,争取更好效益。”1月10日上午,合浦县澳洲龙虾养殖技术培训班开班暨蓝之澳养殖合作社揭牌仪式,在该县星岛湖镇洪潮村委迁安村举行,66岁的陈清球分享了自己的养殖心得。

  陈清球是迁安村村民,此前他一直是种水稻、豆角和养鱼为生。去年上半年,同村青年陈成栋带着澳洲龙虾养殖技术返乡创业,陈清球觉得澳洲龙虾有前途,与20多户老乡一起,跟着陈成栋干。他拿出2万多元,对自家的鱼塘进行了改造,在陈成栋的指导下,养殖了1万多只澳洲龙虾。

  当天,合作社举行了捕捞仪式,在市、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一口0.7亩的虾塘收获了400公斤澳洲龙虾,超过了亩产500公斤的预期。据合作社理事长陈成栋介绍,该虾塘于4个半月前放苗6000只,总成本价约为1.2万元。当日收购价110元/公斤,该塘产值约为4.4万元,利润3万多元。“我家的龙虾目前长到2两多了,考虑到春节的市场行情更好,我计划节前再捕捞。”陈清球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随着春节的临近,当地收购价正不断攀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养殖澳洲龙虾在当地尚属新鲜事物,但合作社采用了标准化设施,杜绝了蛇、龟等龙虾天敌的侵害,减少了大量损失,产量比外地有所提升。

  据介绍,合浦县蓝之澳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10月,目前拥有社员近百人,养殖澳洲龙虾面积将近200亩,社员遍及北海市一县三区,是目前北海境内养殖规模较大、最为规范的养殖基地。

  陈成栋告诉记者,澳洲龙虾肉质鲜美,适应能力强,容易生存,在南方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合作社投资近200万元建设规范的养殖基地。在养殖过程中,合作社对社员养殖进行全程指导,产品按市场价回收,且保底每公斤不低于80元,每亩利润平均在1.5万元到2万元间。目前,已带动20多户当地村民参与,其中贫困户超过10户。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