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让搬迁群众住得下有发展

  南丹讯(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李运江 田达欢)9月8日,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住户黎尚东等人在小区里打扫卫生,“爱心超市”的积分是他们参加社区治理的动力之一。黎尚东说:“积分可以兑换牙膏牙刷、香皂等生活用品,大家都踊跃参与社区治理。”

  朵努社区由1227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组成,于2017年12月入住。为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南丹推行“党旗领航·素质积分”管理模式,设立“爱心积分超市”,引导移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提高文明素养。广西华锡集团党委与朵努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每年从职工扶贫捐款中拨出1万元,资助朵努社区“爱心积分超市”运作。该社区党支部书记谢振宏介绍,自推行积分制管理以来,社区涌现好人好事560件,1200多人次主动打扫房屋周边及路面卫生。

  南丹在脱贫攻坚中投入资金13.7亿元,建成安置房2471套,搬迁安置贫困群众1.35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白裤瑶群众。在实现“搬得出”后,该县围绕“住得下、有发展”目标,建强基层组织堡垒网格化管理,创新建立社会治理载体精准化管理,聚焦白裤瑶文化精准培育带富产业,激活搬迁移民群众自身发展动力。

  按照“建强组织,强化先锋引领”、“群众搬迁到哪里,组织服务到哪里”要求,该县在城关幸福城、里湖王尚、八圩社区、八圩瑶寨4个集中安置点分别成立4个党组织,将60多名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安置点党组织进行规范管理,并把他们推选为网格化管理的联络员,协助开展社区治理,增强移民在安置点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创新载体,实施精准管理。该县在城关幸福城、里湖王尚、八圩社区3个安置点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在八圩瑶寨安置点设立党群联络站,安排党组织班子成员轮流到党群服务中心坐班,让搬迁群众有事能找到组织、办事能见到党员,逐步实现对移民群众的精准管理,共为4个安置点的群众办理事项3000多件,调解矛盾纠纷100多起。

  在安置点创新开展“党旗领航·素质积分”管理模式,以“爱心超市积分”的形式,动员搬迁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推动移民群众行为素质改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里湖瑶族乡王尚安置点的何文兵说:“参与素质积分活动可以兑换生活物资,还能让个人生活习惯更文明,打造更美好和谐的社区。”

  产业带动,促发展能致富。南丹在移民后期扶持过程中,通过挖掘白裤瑶民族文化资源,依托民族文化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将其逐步推向市场,提高群众收入,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创办“一绘五坊”,让民族传统技艺成为致富门路。该县创办白裤瑶农民画绘画培训班,已先后培训300多人次,部分作品成功上市销售。依托白裤瑶具有传承技艺的蓝靛染布、阿娅刺绣坊、粘膏画坊、白裤瑶文化创作坊等5个类别的小作坊,采取作坊统一认购,将订单分发给搬迁群众进行分散制作,成品统一回收换取劳动报酬的方式,带动白裤瑶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八圩瑶寨安置点的黎秀珍创办一家蓝靛染布坊,带动13户群众参与,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

  另外,南丹还在八圩社区创建扶贫产业园,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截至8月底,该县共引进5家企业,解决100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