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县:行吉村“羊托所”让脱贫致富有了寄托

  一座铁皮棚在行吉村布夭屯两座山之间的山坳处特别显眼,那是行吉村养羊专业合作社的“羊托所”。经过一年多筹备,在2019年6月13日这一天,“羊托所”迎来了第一批“住户”——54只山羊。

  行吉村村民合作社利用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百色平果供电局援助资金共100万元,落成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羊托所,另外租50亩旱地种植构树,作为饲料来源;农户自愿加入合作社,与合作社签署一份三年协议,由行吉村羊托管合作社出资购买种羊,按需求发放给无产业农户散养,养殖能手可根据实际能力酌情增加养殖数量,增强了合作社运营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合作社主要采取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两种养殖模式,集中养殖采用山羊养殖能手以羊入股,合作社提供场地并购买部分种羊,在“羊托所”内进行集中养殖,年底分红;分散养殖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与山羊养殖能手签署代养协议并提供种羊给养殖能手在自家羊舍养殖,年底分红。

  “第一批我和我们村的韦汉荣选择集中养殖的模式以山羊入股合作社,共入股山羊70只,合作社购买30只,第一批计划养殖100只,待发展好了其他村民肯定会加入我们。”行吉村民委副主任吴忠杰信心满满的说。

  “羊托所主要以放牧+补饲的养殖方式,目前先以放养+圈养的方式试运行,视情况考虑是否采取圈养。”行吉村第一书记高原鹏介绍道。以这两种饲养模式运营,合作社三年内预计可获得4.5万的集体经济收入,养殖能手三年内可获得24.6万的产业收入,带动约30户群众发展养羊产业致富。

  据了解,行吉村是平果县深度贫困村之一,也是今年的预脱贫村,农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仍是制约整村脱贫的短板。行吉村以“羊托所”为样板和依托,构建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代种代养、劳务服务、设备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让贫困户成为产业项目的参与者、受益者,让脱贫致富有了寄托。

羊托所全貌

工作人员查看羊生长情况

工作人员给羊喂食
 

工作人员给小羊称重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