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实现脱贫摘帽综述

  近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苍梧县实现脱贫摘帽。

  从2015年被列为自治区级贫困县,到2018年实现3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0849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62%——

  三年多来,苍梧县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坚持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精准施策,用行动和实效书写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历史答卷。

  上下联动齐发力

  51个贫困村,贫困人口8721户36968人,贫困发生率10.11%——这是三年前摆在苍梧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家底”,脱贫攻坚任务重、责任大、时间紧,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苍梧县委书记林树锋说:“我们将脱贫攻坚战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加强统筹谋划,建好运行机制,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作战网络,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

  苍梧县委、县政府对整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盘谋划和把控,实施“党旗领航+脱贫攻坚”行动,强化落实责任,在县、镇两级设立精准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在村设立作战室,确保“一把手”冲锋在前,工作人员紧跟在后,建强脱贫攻坚骨干队伍,三年来共选派705名优秀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

  同时,苍梧县建立县处级领导联镇、县直部门包村、镇包组、干部包户的帮扶责任制,全县共落实帮扶单位324个、帮扶干部3950人,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在此基础上,该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导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倒逼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工作责任、扶持措施、资金项目落到实处。

  拉长扶贫产业链

  走进苍梧县京南镇太平村的产业园,远远便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猪叫声。该产业园年出栏生猪约15000头,可带动当地和周边村镇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获益。

  有产业支柱,脱贫才有出路。

  苍梧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摘“穷帽”、拔“穷根”、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制定产业扶贫“1234”工作思路,着力建设“三区四园二基地”,有效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增收。

  如今,太平村的做法已在全县十多个贫困村推广。沙头镇上垌村发展“短平快”黑木耳产业,带动300多户贫困户入股,每年户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新县城建设易地扶贫产业园,引进联志玩具生产项目,可提供就业岗位约4000个,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温氏一体化养鸡产业园,带动贫困户通过户企合作,进行科学养鸡,加快稳定增收。

  苍梧县还全力提档升级自治区原生六堡茶、东安荔园生态种养和仙迹桃花岛核心示范区,探索“党建+非遗+扶贫”工作模式,发展种植六堡茶7.5万亩,覆盖28个贫困村1482户贫困户,让茶区贫困户平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三年来,苍梧县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30个,涵盖肉猪、肉牛、网箱鱼养殖和六堡茶、砂糖橘、迟熟荔枝、经济林、林下中草药种植等,推动产业链条覆盖到各个贫困村,实现所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标和8000多户贫困户增收。

  织牢民生“保障网”

  “能住到环境这么好的地方,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去年11月28日,苍梧县石桥镇奇冲村贫困户陈荣英从原来的破烂泥砖屋里搬出来,住进了易地扶贫搬迁石桥集中安置小区的新楼房。截至目前,苍梧县共有1027户4633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入住新房,圆了安居梦,相关政策覆盖9个镇所有行政村。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我们紧紧围绕民生相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狠抓工作落实,打好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完善特殊群体保障体系,确保真扶贫、真脱贫。”苍梧县县长谢善高说。

  ——出台住房保障方案,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扩改建、加固修缮、危改房等举措,对搬迁贫困户实施“六送到家”保障体系,让贫困户搬得来、住得稳、有发展。

  ——落实教育保障措施,仅2018年就投入1.06亿元用于教育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设备,改善贫困村办学条件,为学生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718.7万元,劝返436名辍学儿童,全县无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辍学。

  ——加大医疗服务保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100%参保,实施医疗费用“一站式报销结算”、福利政策“一揽子及时享受”、报销数目“一张票全面告知”的“三个一”健康扶贫服务。

  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

  对于苍梧县而言,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歇,奋斗的印记清晰可见,全面小康的脚步依然铿锵有力!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