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蒙宏谯)1月5日上午,在凛冽的寒风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仪凤村主任、光伏发电义务维护员方增龙,爬上乡政府的楼顶,清扫太阳能电池板、查看计量箱,精心维护村里的光伏发电设备。方增龙说:“这些可都是村里的宝贝。以前村集体经济是空白,2017年开始发展光伏产业,2018年有8万多元收入。”
仪凤村地处山区,全村680户中有贫困户118户,受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资源缺乏。类似的贫困村在环江有不少,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长久稳定增收,是脱贫攻坚必须解决的问题。该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整合财政资金引入了光伏发电项目实施“阳光扶贫”。2017年在仪凤村安装了105千瓦的发电机组,当年该村就有了6万多元的收入。“我们村已经脱贫摘帽。”方增龙告诉记者,光伏发电带来的村集体收入,主要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
据统计,该县自2016年引进光伏发电项目以来,在全县60个贫困村共投入资金3036万元,建设装机总容量为3342.3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所有光伏发电站已全部并网发电。到2018年10月底,全县光伏发电总量为222.95万千瓦时,实现村集体收入175.96万元。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
2018年以来,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融安县立足实际,创新实施“两日两会双访双扶”制度,压实干部帮扶责任,抓牢扶贫队伍作风建设,促使全县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真扶贫,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详细】
“板包香糯飘万家”是扶绥县老百姓的口头语,说的是“东门三宝”之一的板包糯。它的成名见证了该县东门镇的脱贫攻坚的进程。 【详细】
日前,“十三五”贫困村——永福县龙江乡丹江村经过核算,该村今年18户参与种植黄金百香果的贫困户增收了30多万元,薄弱的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一定恢复,为顺利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详细】
近日,全媒体采访团记者走进合山市了解到,该市从各镇各村实际情况出发,扶贫、农业、旅游等部门密切配合,探索入股分红模式,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详细】
近日,记者在玉林市玉州区仁厚镇木根村委会看到,村委楼及对面一栋建筑楼顶上分别安装了大型光伏发电板,5面发电板将两栋小楼的楼顶覆盖得满满当当,吸收着太阳光热的蓝色光伏发电板成了两栋建筑的“蓝屋顶”。这是玉州区为13个贫困村提升“造血功能”的一个缩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