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美丽乡村"活动助力实现"美美与共"

  青秀区的村庄处处绿意盎然。通讯员 杨建勇 摄

  座座村庄变绿岛,水清气爽乡村美;处处绿美暖人心,家家攀比庭院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以来,青秀区着力在“村庄美、产业兴、民富足”方面狠下功夫,在布局乡村全域“大美”的同时,不忘抓紧庭院美、心灵美等“小美”建设,积极开展了“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最美保洁员”等评比活动,有63个村屯被评为全市各年度“综合示范村、绿色示范村、乡土特色示范村”等,有35户“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起步闻香”的最美庭院脱颖而出,有17名保洁员被评为自治区、南宁市“模范保洁员”,实现了山水、田园、乡村、家庭、心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1 “三种模式”勤探索 乡村绿化更美丽

  在村庄改造方面,青秀区结合各村庄实际情况,探索了“三种模式”,即标准化、乡土化、生态化改造。

  在标准化改造方面,青秀区注重建立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形成有效、可行、可复制的建设标准;在乡土化改造方面,注重依山就势、实施乡土化改造,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建设村史室,大大增强村庄活力,留住乡愁记忆;在生态化改造方面,坚持“增绿提质、裸地绿化、建管并重”的原则,按照“网络化、多样化、立体化、特色化、园林化”建设思路,对252个村庄进行生态绿化改造,先后建成了以南阳镇田挺坡、刘圩镇三来坡为代表的“建设成本少、村容效果好”的乡土特色示范村,以南阳镇古岳坡、上甘坡为代表的“艺术引领、村企共建、文旅融合”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民俗民居示范村,有76个村屯被评为各年度“乡土特色示范村、优秀绿化示范村、绿色示范村、绿色村屯”。

  2 我的院落我治理 庭院美化成风尚

  村庄变绿变美后,村民齐动手,利用房屋周边隙地、小花园、墙边、外墙立面、楼顶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种植花草,形成了 “我的家园我来建、我的院落我治理”的自觉行动。

  今年9月,青秀区乡村办开展了以“共建美丽庭院·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按照合理规划布局美、外观设计协调美、庭院整洁环境美、摆放有序整齐美、文明和谐风尚美 “五美”标准开展评比。各镇(开发区)推荐147户庭院参加评选,有35户脱颖而出,每户“美丽庭院”获得200元奖励。为了让“美丽庭院”创建成果得以推广,青秀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推进乡村庭院美化工作,在季度环境卫生评比中将“庭院美化”纳入考评指标,每年组织开展“最美庭院”和“文明星级户”评比活动,计划在各镇、村成立庭院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标准和责任,形成“创建工作有人督,庭院美化有人查,庭院先进有人评”的创建格局,让庭院美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习惯。

  3 村史建设不松懈 和谐乡村树新风

  乡村美不美,要看村民的精神面貌好不好。青秀区以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文明建设、以文明建设“反哺”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大文化投入,目前已实现村村建成村史室、村村拥有文艺队。

  村史室是乡村的生动“教材”,起到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凝聚人心、启迪后人的作用。长塘镇天堂村将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科学常识、村风民俗、传统道德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乡村文艺队表演中,促进了全村文明素质的提升,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南阳镇为了弘扬南阳“诚信”文化和商埠文化,在当地政府以及商会的号召下,发动群众捐款,把流失多年的古老诚信碑重新立了起来,并配套建设了一座诚信亭,供后人学习参观。伶俐镇独岭村渌口坡创建成为全市乡村建设“百佳村屯”后,积极挖掘失传多年的“百家宴”习俗,每年坚持组织百家宴活动,成为乡村旅游的美丽名片。户前“三包”、“垃圾分类”、欢歌载舞等已成为青秀区村民的日常习惯,广大农村劲吹和谐乡风,环境安民的红利不断释放。(记者:赵敏   通讯员:黄如桐 余宴)

  原标题: 南宁市青秀区"美丽乡村"活动助力实现"美美与共"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