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进全国有名的美丽乡村——容县自良镇龙镇村,但见村容靓丽,镇到村、村到组的道路全是柏油路;昔日易涝、污浊的龙镇涧口河变得河面清洁,河堤是经过硬化绿化美化的宽敞景观河道;公村文化公园和湿地公园里散发出淡淡的荷花芳香。
2016年以来,龙镇村先后获“自治区文明村”“自治区绿色村屯”“自治区生态村”“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休闲农业示范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龙镇村为什么这样美?这是龙镇村人倾力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结出的硕果。
2015年,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发动全村外出人员、经济能人捐资出力,建设生态文化家园。众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积极响应和支持,捐资献料折款总额达60多万元,在该村的宝鸭山上建设了一个占地近5公顷、辐射面积达14公顷的村级生态文化公园。2016年,该村又筹资100万元,利用村民无偿捐献的沼泽地,建起一个占地1.33公顷的广西第一个村级湿地公园——龙镇湿地公园,还建起方便村民在节假日和闲暇时间开展文体活动的“百姓大舞台”。
2017年以来,龙镇村党支部、村委会大力发展沙田柚、莲子、养猪、养鸡等特色种养业,让村民腰包更鼓。至2020年,全村沙田柚种植面积发展到2000多亩,年产量1000多吨。村两委通过电商、微商和从广东等地引来客商等途径,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困难户和其他农户销售沙田柚,每年产值超1000万元。通过争取,自治区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试点——300亩连片荷花基地成功落户龙镇村。
在国家的支持下,可与城市学校相媲美的幼儿教育大楼、小学教学楼和附属楼拔地而起,尊师重教成为该村最美风尚。镇村道路和村屯岔道全部铺成柏油路,画上斑马线,成为容县农村独一无二的风景。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村中1200多亩水田全部建起三面光水渠。2020年,该村还投入250万元,对3公里长的龙镇涧口河道进行整治疏通,建起防洪大堤和观光灌溉两用的陂坝。沿堤种植了杨柳、荷花、菖蒲、芦苇、本地水草等50多种亲水植物,建起亲水平台、瀑布、凉亭、护栏,打造集乡村旅游和防洪一体的河道景观。此外,还投入200万元修建了15公里长的环村自行车骑行健身道路,完善村庄路网,实施“三清三拆”,整治公共空间,改造废旧宅院,提升建筑风貌。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该村村民、外出乡贤积极参与美丽龙镇建设。修建从容藤二级路大垌路口到朝明化组一段650米长5米宽的硬化路时,因国家对硬化村道只补助硬化路面资金,路基经费要村民自筹。村里的乡绅乡贤纷纷自掏腰包集资3万元建好路基。该村在建设村生态文化公园、湿地公园、环村和村屯道路、改造河道等项目中,需要村民无偿让地数百亩,迁移、砍伐果树竹木数千株,但没有一人说“不”。
龙镇村还制定了村规民约,落实专职保洁员和保洁制度,组建了一支有党员、团员和退伍军人、青年妇女共16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无偿为全村开展治安巡逻,化解社会纠纷和清扫公共场所。
该村为了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持续十几年举办“龙镇春晚”,并坚持开展慰问贫困户、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儿,奖励大学生、示范性高中学子等活动。
从2018年起,该村每年夏季(疫情防控期间除外)还在基地举办荷花观光、莲子采摘、传统捕鱼、捕鸭、河边垂钓等活动,催生了乡村旅游新业态。2020年,龙镇村人均现金收入1.2万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
如今,龙镇村新居林立,造型别致的新型农村别墅、三合院、庭院民居比比皆是,基本实现了家家有庭院,户户有产业的目标。村民自豪地说:“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才能享受到的生活!”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
容县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抓实“引才、育才、用才”环节,多管齐下,组合出击,持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引领378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下沉乡村一线,把党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乡村振兴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聚力破解 【详细】
5月12日,容县2021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授旗仪式在该县侨乡广场举行,该县四家班子领导为15个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授旗。新选派的141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驻到47个“十三五”脱贫村,他们将以崭新的姿态接过脱贫攻坚“接力棒”,开启乡村振兴新征 【详细】
座座山头柚花飘香,村道装上太阳能路灯,晚上犹如白昼;水泥路面宽阔,两辆汽车双向行驶非常顺畅;田园平整,硬化三面光防渗排灌渠道纵横交错,农田灌溉节水快捷;昔日河底堵窄、河堤塌陷的溪河,经改造整治后成为河底宽大、堤坝坚固的河道;还有文体广场、灯光球场、凉 【详细】
“听说礼信村交衣屯改造后特别漂亮,我跟朋友慕名来游玩,一路走来,真是乡村景色美如画呀。”4月26日,容县容州镇礼信村迎来了又一批乡村游的游客,看到村里漂亮的楼房庭院,美丽人壁画,整洁干净的环境,不禁连声赞叹。 【详细】
办好电商职校,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容县扶贫工作的思路之一。 容县电商产业园数据显示,2020年,容县通过电商交易的沙田柚、玉桂、八角、红菇、铁皮石斛、兰花、蜜糖、三黄鸡等农副产品的营业额达31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 【详细】